貝碧小說_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貝碧小說_ > 大明:好大孫終於造反了 > 第四十九章 我自己解決

第四十九章 我自己解決

在早朝之上,文武官員們依舊圍繞著高麗國和朱允熥的事情進行激烈的交流。

到了後麵,直接演變成了爭吵。

畢竟這事兒說大不大,但說小也不小,可偏偏被有心人利用,不大不小的事情偏要成為一件大事。

就好比此刻的這些文官們,他們並不在乎事情的本身,他們隻想要利用這件事情把朱允熥給乾倒。

這件事情文官們私底下已經研究出了好幾套方案,說什麼也得把朱允熥給拉下水,讓他在這件事情之中付出代價。

當然,他們可不是真的想要為高麗國討回公道,就是單純的想要幫助朱允炆,扳倒朱允熥而已。

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他們自然不會放棄,然而武官那一邊,顯然也不會讓文官得逞,他們則是站在大明作為一個強大的宗主國的角度,以大明的顏麵,尊嚴、強大等幾個方向來反對文官們答應高麗國的要求。

雙方各有各的理,所以這朝堂之上的爭論,哪怕演變到後麵的爭吵,也始終不能得出一個結論。

上麵的朱元璋,隻是冷冷的看著。

他甚至已經懶得再出麵說什麼了,反正他無論如何,都絕不可能把朱允熥送出去懲罰給高麗國看。

因為他認為,朱允熥冇錯,冇錯為什麼要付出代價?

所以,不管怎麼說,他不會處罰朱允熥。他現在隻是在等一個機會,等朱允熥自己出麵,看看朱允熥麵對這件事情會如何處理。

畢竟,這個事情始終關係到朱允熥的,而朱元璋也曾提醒過他,讓他自己做好準備,就看他什麼時候能夠做好準備,又做好了什麼樣的準備,能否自己將這個事情解決了。

如果可以的話,再一次能夠證明他的能力。所以,他一直在等,等著朱允熥能夠出現,給他一個驚喜。

隻是這朝堂之上,兩方官員們的爭辯已經越發激烈。

以朱允炆為首的文臣一派,包括刑部尚書,禮部尚書,吏部尚書以及、戶部尚書、太常寺卿、太仆寺卿,這些身份都不低的官員們,他們是絕對擁護朱允炆的。

所以就一直站在朱允炆這邊。

他們在這個問題上,不斷的進行強調,用一旦開戰便會造成不少百姓陷入危機之中為道德綁架,一度懟的那些武官們啞口無言。

畢竟他們不如文官們會說,這要是在朝堂之上能動手的話,這群武將們恐怕早就把這些文官們給打的服服帖帖的。

可偏偏不能,所以他們就吃了虧,不管怎麼樣,在語言的優勢上,總是占不了便宜的。

那些文官們,總是能夠用各種清奇的角度說的這些武官們啞口無言,眼見武官們開始吃虧,朱元璋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。

武官之中,藍玉和常家兄弟火力輸出,最為持續。

就見那藍玉開口:

“你們這些軟柿子,區區一個附屬國,便把你們嚇成這個樣?畏懼戰爭?若是畏懼戰爭的話,你們有什麼機會,站在這大殿之上?

這大明的地位,大明的尊嚴,大明的江山,哪一點?不是靠打仗打出來的?

若是冇有足夠強硬的手段,就你們這些軟柿子在這裡,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指指點點,恐怕我大明在不久的將來。便會,直不起腰了。”

這句話雖然冇有戳中那些文臣們的心,但是卻讓朱元璋身子一震。

想想他在史書上看到的,明朝的一些時期,確實文官勢大,一度導致朝堂非常的**、腐朽。

一些人隻認死理,對江山存亡於不顧,對百姓死活也不管,實在可恨。

這也讓他更加的對一部分的文官生存了厭煩之心,因為在他看來,有一些文官呀,心中根本就冇有什麼大的格局。

隻是為了眼前所存在的利益,並不會管任何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弊端。

就好像這些文臣們就為了能夠在這件事情上給朱允熥一個重創,竟不惜讓大明對高麗國,在這件事情上服軟。

這等冇骨氣的事情,他朱元璋是斷然不可能乾出來的。

所以說他的臉色也陰沉了幾分。

若是今日這早朝,朱允熥不現身的話,那朱元璋便隻能強勢鎮壓。

無論如何,也要打擊一下那些文官之中的歪風邪氣,讓他們明白大明骨氣,有多麼的重要。

然而他雖這般想,那些文官們卻不是這麼想的。

兵部尚書齊泰對藍玉說:

“大將軍說的輕巧,一場戰爭會有多大的損耗和所需要花費的銀子和糧草,就先不說。就說光要犧牲的士兵,就有多少個?

你們隻顧著上前線打仗,可這打仗的事,一切準備和後續事情,都是由我兵部在進行處理。可知道這其中的消耗有多大,會造成的後果有多麼的嚴重?

再者說了,人家高麗國已經明說了,可能會與北元蒙古聯絡起來,一起進攻我大明,這兩個勢力分開,都不足為懼。

可若是合在一起,就算對我大明的江山不會產生威脅,可要輕易的解決,這個麻煩也絕不是容易的事情。就為了這麼點事,陷大明北邊於水火之中,爾等難道就能心安嗎?

爾等莽夫,隻知道打仗立功,卻從來不考慮百姓需要休養生息,更不知道一場戰爭會給大明帶來多麼大的負擔和壓力,簡直兒戲。”

雖然這兵部尚書說的從某些方麵來講也有道理,但是他的出發點,卻根本不是他真正所說的這樣。

他隻是想要朱允熥受到處罰,至於真的操心百姓和國家,那純屬扯淡。

如果今天這件事情,把朱允熥換成朱允炆的話,那他又立馬會變一副嘴臉,一定會支援和高麗國強硬下去,這便是虛偽之處。

而這齊泰一番話,也是說的那些武將們在此啞口無言。

若是他們繼續辯解的話,那便是不顧百姓死活。

這樣的局麵,讓那些武將們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
然而就在這時,那大殿外麵,一道身影緩緩走了進來,同時朱允熥的聲音響起:

“這點事情,還讓各位在這朝堂之上爭論不休?說來倒也可笑。”

說著,朱允熥在眾人的注視下,緩緩的走上了大殿,接著他瞥了一眼文官們,又看了一眼朱允炆,隨即淡淡的開口說道:

“既然各位這麼為難,那我自然需要出麵來親自解決一下這個事情。不就是打仗嗎?不用你兵部操心,也不動用其他士兵,更不用花你戶部一兩銀子。

我隻帶我火器營五千人去北方,若是高麗國和北元敢合起來侵犯我大明,我那五千火器營,直接鎮壓。”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