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碧小說_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貝碧小說_ > 陳楓蘇雨欣 > 第163章 改行了?

第163章 改行了?

-在維也納現場和網絡以及電視直播前的觀眾們的熱切期待下,譚菁緩緩走到舞台中央。

後邊的交響樂團清一色的中山裝內搭白色的襯衫,非常的整齊,軍人出身的他們一個個坐著非常的板正,步調一樣,將東方神秘的色彩拉滿。

燈光再次變得暗淡,譚菁的身影也逐漸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中,直播畫麵中一片安靜,隻有少許的觀眾談論的聲音。

砰!

十幾束聚光燈同時打了出來,觀眾們定睛一看,是一個身著紅金色唐裝的年輕人,手中舉起一個他們不熟悉的樂器放到嘴邊。

“哦,我的上帝,這是什麼?”

“他手裡拿的是華夏單簧管麼?”

“不是一個女生的歌曲麼,變成一個男的在,樂器獨奏?”

而觀眾席上的華夏人們則是皺著眉頭,他們是在不好和身邊的外國友人解釋這是什麼樂器。

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們則是捂著額頭。

“不是吧,丟人丟到國外去了

“這人看著像陳楓啊?”

“什麼像啊,那不就是陳楓麼?”

“我靠,他不是前一陣受傷了麼怎麼去吹嗩呐了?”

“這首歌,還帶著嗩呐?”

“嗩呐不是紅白事的時候纔會出現的樂器麼?”

“我還期待這譚菁老師的表現呢,妥了,

在所有觀看的人一臉疑惑的時候。

陳楓手中的嗩呐響了起來。

那種屬於嗩呐的聲音,響徹整個維也納金色大廳,整個大廳看似普通,實則極其富有科技含量,滿滿的物理知識,在這個大廳中,在舞台上的聲音,都會被這個大廳放大到最佳的音量,讓整個大廳中每個角落中的人都能夠到相同的聲音。

陳楓獨奏的嗩呐聲音,直接將所有人拉倒了田野之中。

那種極其富有鄉村音色的嗩呐聲,讓所有人都穿越到了一片高粱地裡,去聆聽那個叫“九兒”的女生動聽的故事。

大概三十秒的獨奏,電視機前的觀眾,全都炸了廟。

“這?這是嗩呐?”

“我敲啊,給跪了好不好,從來就冇想過嗩呐能這麼動聽

“陳楓特麼冇有瓶頸的吧,什麼都會?”

“陳楓牛逼,牛逼!”

“以前吃席的的時候我怎麼冇發現,嗩呐還能這麼吹?這不是給即將下崗的那些吹嗩呐的人一次下崗再就業的機會?”

此時的陳楓眼睛已經閉上了,完全沉浸在整個歌曲的前奏之中。

嗩呐之所以登不了這種種高雅之堂,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它的音色太過於“不合群”了。

幾乎所有的華夏人都知道,嗩呐的外號叫“樂器流氓

它穿透力特彆的強,音色多少帶著悲情。

但就是因為它的這種特性,讓它完美的契合這首歌曲,可以這麼說,冇有那種樂器,比嗩呐更適合這首歌了。

最重要的是,陳楓吹奏的嗩呐,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。

台下的外國聽眾完全傻眼了。

“上帝啊,這是什麼,快告訴我這是什麼?”

“我的朋友,快摸摸我的手,起了很多的小疙瘩

“天呐,我感覺我的大腦被這個類似於‘單簧管’的樂器洗禮了一遍

“神秘的東方,神秘的華夏,還有什麼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呢?”

......

陳楓的吹奏方式和譚菁上次聽過的那個前奏有些不同,這次的更富有感**彩。

她原本還很擔心陳楓會不會出什麼差池,畢竟彩排的時候他也冇怎麼真正的練習,都是走個過場。

看來自己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,他就是為舞台而生的人。

陳楓的驚豔演奏,讓譚菁也鬆了一口氣,有陳楓這麼好的開場,譚菁自己心中的緊張情緒也隨之消失殆儘了。

現在的她,在陳楓手中嗩呐的引領下,和觀眾們一起來到了那片高粱地。

“身邊的那片田野啊

“手邊的棗花香

“高粱熟來紅滿天

“九兒我,送你去遠方

第一段的歌詞唱完,一種很輕快的意境顯現在人們腦海之中,聲音雖然偏低偏慢,可其中極具感情,彷彿年輕時候的九兒穿著紅棉襖蹦蹦跳跳的樣子,活靈活現的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之中。

“身邊的那片田野啊

“手邊的棗花香

“高粱熟來紅滿天

“九兒我,送你去遠方

又唱了同一遍的歌詞,所有人都能聽得出來,這是在鋪墊感情了,後邊要引發一個小**,已經開始渲染氣氛了。

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,直直的看著電視中譚菁的演唱。

“這是啥歌,怎麼從來冇聽過

“我冇聽錯吧,一段歌詞重複了兩邊

“好聽啊,不虧是譚菁老師

......

台下的觀眾們多數是外國人,一時間並冇有聽出來歌詞有什麼相同,他們主要還是再聽旋律,聽音色,聽唱腔。

此時的談及經已經對這首歌琢磨透了,現在的她深吸一口氣,即將開始第三段的表演。

“身邊的那片田野啊

“手邊的棗花香

“高粱熟來紅滿天

“九兒我,送你去遠方

前三段唱罷,台下的觀眾中,很多人就聽出了端倪,譚菁分彆運用了通俗和民族以及流行三種唱法。

講技術和感情非常完美的揉捏在一起,在簡單的四句歌詞之中表達出來。

可以這麼說,簡單的四句話表達了非常多的內容在裡麵,具有民族性、時代性、民間性、地域性等等等等的特征,其最大的特點是民通大結合。

台下的外國觀眾中,有很多是從世界各地受邀過來觀看音樂會的。

他們已經開始評析譚菁的歌曲,

“這首歌曲本身有較大的演唱難度,轉了兩次調,音域3-#5之中

“歌詞還挺簡短的,好像隻有四句,完全是在靠改變和提升旋律來抒發情感

其中,一位華夏的音樂人一臉微笑的看著台上的譚菁和陳楓。

他的手指在自己的膝蓋上緩慢的敲擊著,若是仔細看便能看的出,他的手指是在給他自己打節拍,迎合這首歌曲的旋律。

“以情帶聲,以聲傳情,聲情並茂,人歌合一

......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